
白衣镇开展政务公开主题日 织就留守妇女“就业梦”
來到白衣鎮剛剛投産的“鄉村振興車間”,在門口就看到幾十台電動縫紉機整齊地排列,寬敞明亮的車間裏有50多名婦女們正在緊張忙碌的踩著縫紉機,“哒哒哒”聲音此起彼伏,仿佛是她們演奏的鄉村振興奮鬥樂曲。
白衣鎮鄉村振興車間總投資120多萬,總建築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,曆經一個多月籌備將舊廠房改建成大規模車間並投入使用,可提供就業崗位400個。目前,35名留守婦女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,平均工資達3500多元。“鄉村振興車間”的快速落戶並投産見效,體現了鎮黨委、政府開展鄉村振興就業幫扶工作的決心,讓村(居)民在家門口務工,實現顧家就業兩不誤,織就了留守婦女“就業夢”。
深入调研 将乡村振兴车间开到家门口
白衣鎮內家庭婦女、留守婦女由于要在家照顧小孩和老人,又缺乏過硬的技術,家庭收入低。爲解決他們“掙錢顧家相沖突”這一難題,鎮鄉村振興辦、民政勞保站、婦聯等部門,多方考察交流走訪,實地開展調研鄉村振興就業幫扶工作,最終産生建立“鄉村振興就業幫扶車間”的想法。2023年7月,白衣鎮黨委、政府引進服裝車間生産線,鄉村振興服裝加工車間落戶白衣鎮白衣庵社區五德禮堂(原藠果廠房),車間面積達2000平方米,配套設施有服裝熨燙設備、縫紉機、鎖邊機、雙針機、釘扣機等設備,把“鄉村就業幫扶車間”直接開到了村(居)民家門口。
主动对接 做好服务跑出“加速度”
說幹就幹,白衣鎮迅速梳理了鎮內資源資産,針對留守婦女的實際情況,制定了招工計劃。爲了做到送崗、送策上門,白衣鎮加大宣傳力度,開展政務公開主體日活動,發揮微信公衆號、婦女之家、巾帼志願者的作用,通過集中宣傳、線上宣傳、發布招工信息等方式,開工前招聘到熟手25名、新手10名。車間由服裝企業負責提供原材料,工人在車間裏將衣服縫制好,就可以得到一份保底+按件計酬的收入。熟手直接上崗,新手經過技能培訓上崗,在工人熟悉轉爲長期工後,每月工資能達到3000—8000元。車間還考慮到務工農戶的實際情況,農忙時節可酌情請農忙假,這樣靈活的就業車間,家庭就業都能兼顧。自7月18日開工以來,現第一生産線已滿員,計劃開設第二條生産線,八月銷往江西的服裝達萬件。
产业投产 留守妇女变身“上班族”
在第一條生産線上,記者見到了正在忙碌的婦女夏紅。她神情專注、動作娴熟,每縫制一件産品,她的嘴角都會綻出一抹舒心的微笑。1987年出生的她在車間算是年輕的,手腳靈活、出活塊,現在平均每月都能收入3500多元。
馬成鳳以前在深圳務工,了解到她身體不便,村裏婦聯主席蔔群芳給她提供就業信息,推薦她到車間務工,如今也成了鄉村振興車間的一員。湯喜平的丈夫在珠三角務工,她留守在家裏照顧老人和孩子,由于家裏兩個孩子,一個大學一個高中,經濟壓力很大,村婦聯了解到她的情況,送崗到家,如今,在家門口找到工作的湯喜平高興地說:“以前心裏幹著急,現在‘鄉村振興車間’讓我在家門口就業賺錢,可以補貼家用,生活有盼頭。”
账号+密碼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